——高二历史教研组长谈“四环节教学”体会
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有关四环节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经验谈不上,只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在这儿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不求有多大用,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从我校开始推行到现在全面推行,在历史教学中我努力坚持践行“四环节教学模式”并逐渐有了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共享。
心得之一:要透彻理解并把握“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深刻内涵。
四环节教学的关键是“自主”,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传统教育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办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改变传统包办式教育模式,必须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提出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生动课堂”四环节有效教学模式就能比较好地促使学生改变角色,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学习,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走上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道路。这样就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环节教学的核心是“生动”,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而学生的“动”必须落实于项目设置——完成项目——交流展示——评价激励的各个具体教学环节当中,而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学生个体思考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的“动”,不仅仅表现在个体的动眼动耳动口,也不仅仅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小组间的质疑辩驳,更是深层次的动手动笔和用心思考。甚至有时是表面上学生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交流,但学生的内心中却激荡着思考的洪流,这更是一种大动若静,外静内动的极高境界。
四环节教学的要求是“有效”,即采用四环节教学模式必须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构建有效课堂,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证明,四环节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教学实施,学生得到广泛的认知范围、深层次的认知深度,同时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收获,如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等。
心得之二:推行四环节教学要特别重视四环节项目书的使用。
为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四环节”教学模式,着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并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校组织大量教师编写修订了“四环节课堂教学指导丛书”,这是新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发相结合的重大科研成果之一。
该丛书竭力彰显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突出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书中四个栏目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每一个栏目之间既独立,又有机联系环环相扣,全面服务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育目标。可以说,四环节指导丛书是我校四环节教学的重要载体。
有鉴于此,在历史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四环节项目书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较大收获:
一是每节课都提前布置下四环节项目书中的有关内容作为学生预习的内容,并注意对预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指导,在上课前认真检查以敦促学生将预习落到实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最高。而预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进而使他们能主动去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预习不仅能储备知识还可以形成他们的某些技能。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可以把老师即将要教授的内容提前思考,也可以收集一些相关信息,提高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经过同学们的预习,老师上课时轻松了许多,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
预习还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听课时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比单纯依靠听课仅靠上课时获得知识记忆效果更好。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指对自己和自己的对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也才可能克敌制胜。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就好像赛跑的枪声。虽然赛跑规则中不允许抢跑,但是在学习中却没有这一规定,不但允许抢跑,而且鼓励抢跑。做好预习学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所以谁跑在前面,谁可能收获较多。
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也就是在老师讲课前,自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预习抓得扎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能力。我们的这本四环节用书,如果老师能有准备有安排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检查敦促,就能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使先学后教落实到实处,同时通过学生预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备课,为上课提供依据,这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的重要环节。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项目设置与完成”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加以落实。
在四环节教学模式下,要防止出现项目书“虚化”的倾向,四环节书上的内容是一套,自己上课的内容是另一套,把四环节书等同于一般的练习册。四环节用书是四环节教学模式运行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四环节教学的流程和要求,是落实四环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绝不可等闲视之。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在历史教学中,我基本都是按照四环节用书上的项目设置准备教学内容,使这些项目成为课上的重要问题,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体会到历史课原来这样上,从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一般方式和方法,这也就无形中将四环节落实到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并且逐渐形成习惯。学生知道了学什么,又知道了怎样学,他们也就具备了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了。
三是课后作业可以迁移到幻灯片中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从许多评优课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运用、为追求完美而进行了大胆尝试:生动直观的课件、深入文本的探究、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等等。却很少发现对课后练习的深入研究创新。其实课后练习体现教学训练的重点,也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我们只要认真钻研课后练习,了解编者意图,就能充分发挥课后练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甚至我们有时也往往认为课后练习不重要,认为太简单,在这上面没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其实不然.课后练习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力性、代表性、探索性、针对性,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环。因此,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课后练习的重要性,返回课本。重视课后练习,才抓住了教学的命根,才是教学的出路。为了落实课后练习,我将一部分练习直接作为项目,或者打到幻灯片上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比较好。
心得之三:随着四环节教学的推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同其他教师一样,感觉教学从一开始的束手束脚到现在越来越机动灵活,这样四环节教学就从一开始的机械操作提升到灵活运用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 教师“绝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有些内容,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相信学生自学完全能够学好。
◇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历史学科教学中特别需要注重材料教学,所以一般采用8段材料进行。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课前发给学生材料内容。
◇关注课堂上学生们的听课状态。对于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要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以避免学生精力分散。
◇要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这是比较麻烦的,学生的生成具有随机性,所以需要老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可能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的给以鼓励和指正,鼓励学生的敢于思考、敢于发言,指正出思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要处理好同学生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感情投入给学生,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能给他们以帮助和指导,师生关系就会走得很近,这样就会让学生乐于听课、乐于和老师交流。
◇利用好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观点,可以给他们时间进行辩论,有时候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遵循一个模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尽快入道,减少教学失误的捷径。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模式,要灵活,不要被模式困住手脚,学习模式重要的是理解其思想,把握其精髓,从而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四环节教学的核心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然,在四环节教学中,我和诸位老师一样,也存在一些疑惑,比如怎样解决学生学科较多,教学内容相对较大和学生掌握时间严重不足的矛盾,怎样解决不同层次班级四环节教学实施和具体落实的差异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四环节教学中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加以解决。
以上是我对自己在四环节教学中一些的认识进行了汇报。只是我的点滴感受,其中多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不吝指正,谢谢!(文/黄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