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集团委员会 > 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

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教育契机建设新的班集体

发布时间:2012/1/6 9:32:37
 

——高一(2)班班主任谈高一班级建设

 


今天我把在班会中如何建设新班集体的做法给大家叙述一下,先解释一下,这是高一年级十个班主任加年级主任共同的作法,我把它整理了一下,需要特别说明我们这些人是有任务大家一起做,有困难一起上,又快乐一起分享的小团队,当然这也是学校12月协作的教育主题的良好展现,高一起始班级的建立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的:

★融入集体,形成班级

★目标、理想教育

自我计划,自我管理

班会主题一:融入集体,形成班级

从军训起我们就开始记录学生的点点滴滴,有意识培养她们的集体意识:2011年的八月,他们带着憧憬或许还有些慌乱,走进军营.. 慢慢地,相识、相知、直到默契...当我们走出军营时,背包里装满了成长。。

在军训结束时的我们召开了《相识在军营》班会。

我们一起回忆共同训练的日子,集体已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中。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这群青春洋溢的青年,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

从此,我们生活的轨迹有了一段同行的日子;从此,我们有了一个温暖的新家。……

从此,我们有了一群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努力拼搏的兄弟姐妹……

我们在艰苦的军训日子里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踏实。

高中的军训是我人生路上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再见了,小时候,懵懂的我现在慢慢成熟……

9月开学啦,进入正常的学校轨道,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的班级优秀而团结,就如同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家幸福而温暖。但学生们可能只有好的愿望,却不知如何落实,才能凝聚成真的团队?为此我们召开了《相知在2班》主题班会,介绍了我们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应该如何做才能形成我们喜欢的集体。

如今,这个集体正在初建时期,而集体中的成员可能有的:充满希望,流着汗建设自己的家园,无论贫富只求竭尽全力,眼中满是喜悦;有的:游哉悠哉,只等他人完成后,坐享其成,事不关己很是淡定;还有的:抱怨这个房子不如…,不满意地说三道四,甚至还用脚踢房子。你会是哪一种呢?不要做那坐享其成的懒汉,更别做那破坏房屋的坏孩子。和大家一起,为建起这个家奉献一份力,要想建造一座温暖的小屋,光有“砖”、有“瓦”是不行的,那样的屋子经不起风雨的吹打,只有用最好的“水泥”把它们粘合在一起,这座小屋才能坚固。有哪些“水泥”可以用来粘合我们的“砖”和“瓦”?真诚、宽容、相互理解……

不是所有的家都会永远温暖,也不是所有已建成的集体都会永远稳固。有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便会让自己身上的一些不太好的东西出来肆虐,成为可恶的蛀虫,破坏我们共有的家。有哪些蛀虫存在于我们的集体中?冷漠、嫉妒、不负责任、不够宽容、猜疑。

还讲了四个不容易:父母不容易;老师不容易;自己不容易;走到一起不容易!更珍惜我们的集体,在集体中我们每个成员都努力做到:悦纳自己。欣赏他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至此班级在孩子们心理留下了家的味道,也知道如何打造和参与班级的建设了。

班会主题二:目标、理想教育

 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他的心中一定要有座山,这就是目标。这座山使你总往高处爬,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见自己的希望。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举办了《给梦想插上翅膀》的主题班会

故事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

故事: 奇迹诞生的途径

今天,让我们郑重地把自己的思路进行梳理,把我们的梦想铭记下来。从今天开始怀揣梦想永不放弃,你一定能实现它。

班会主题三:自我计划,自我教育

有了目标,我们如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呢?过程是需要智慧和耐心的。

其实真正决定一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不是老师而是班上的学生,只有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只是我们不信任他们,制定各种各样的班规并监督着每个孩子和每个过程,为了课堂纪律,为了应试教育,我们使用的是立“严规”,并佐之以“表扬”的激励,“逻辑后果”的制约等措施。其实在无形中降低了孩子的水准。于是我们苦恼于孩子不肯主动学习,挖空心思地想怎样对孩子又“拉”又“打”,能促使和逼迫孩子自觉地学习,以应对那无穷的考试。当我们越是想让孩子们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

其实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根本,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他们的精力特别是调皮些孩子的精力都用与如何对付我们的规定了。要知道孩子原本就是可以自己做到的,只要我们信任他们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基于此我们召开了《自我计划,自我教育》的主题班会。

引用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讲到了品格教育的六个阶段“六阶段”不但简单易懂,更重要的是,用它来教我要孩子们学习的东西,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们很快就把“六阶段”导入任教的班级;现在,“六阶段”已成为凝聚全班的粘着剂。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但是,这样教小孩对吗?第一阶段的思维是以恐惧为基础,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用这个阶段思维鼓励学生完成作业。看哪个孩子的作业完成得最好。胜出的可以被展览。这当然可以起到督促作用,但我们显然忘了“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表现良好,当然是件好事,他以取悦老师为表现动机,也是很温馨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得更好。许多小孩迫切希望取悦父母,甚至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大学和主修专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不过,至少他们曾经为取悦某人而努力过。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毕竟,让孩子们懂规矩是必要的。好一点的老师会花时间解释制定某些规则的“理由”,也有不少富有创意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规范的设计。老师们依据的理论是,参与制定班规的孩子比较愿意遵守规定。事实确实如此。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只有真正的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他面临的处境,为他的前途着想,你才能真正理解她的想法和作法,并真正的尊重每一个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我们希望孩子们学会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自我计划、自我教育。最终成为优秀的个体,成就优秀的团队。

可见,适时又恰当的主题班会可以帮助班级的快速融合,激励学生的斗志,班主任要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教育契机,为学生打好自我教育的高中第一课。(文/张春毅)

 

阅读量:18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