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语文组一直致力于“蓝青工程”的建设,极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除集体备课时给予额外指导外,还尽可能给组内年轻教师各种锻炼机会。
无疑,组内公开课是促进教师基本功和“四环节”教学能力提高的最有效方式。本周五,由曹传浩老师带领(4)班,为语文组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堂响亮的《吆喝》。
随着社会发展,吆喝声已经在城市中消失殆尽,学生已经无法形象感知那婉转动听,极具地方特色的吆喝,为了再现那个时代特色,更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吆喝,曹传浩老师虚心向格外老师学习各地的吆喝声,六楼大厅里总是时不时传出“磨剪子嘞”之类的吆喝。
课前的一“吼”,迅速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吆喝”“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些吆喝”“大家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项目设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学生则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对吆喝有越来越深的了解。最后的总结拓展,曹老师就本文的写作顺序,从作文方面给了学生指导。
备课时,他认真研究本节课的项目设置,反复推敲把握重难点、教师评价激励、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策略,研究学生小组的交流与展示的环节要点。他没有因为教学时间紧张而可以忽略这节课,反而浓墨重彩,只为让孩子亲身体会已逝的地方文化。
本组老师评价这节课时,说道“后生可畏”,不仅是因为这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已渐趋成熟,更因为他们的作为语文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愈发强烈。(文/石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