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初一生物《软体动物》实验课
在水产市场里,蛤类、蚶类、蛏类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海鲜,我们并不陌生。但是你知道这类生物除了有贝壳,身体内还有哪些结构呢?
本周,初一生物组全体教师带同学们来到生物实验室,对《软体动物》一节进行了实验观察。实验教师谢静为这次实验课准备了河蚌、蜗牛、乌贼、花蛤等常见的软体动物,孩子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带来自己认为的软体动物来观察。
课上,老师以《海的女儿》这个凄美的童话故事引入,孩子们在感动同时也有了问题,到底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于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以组为单位对河蚌、乌贼分别进行了观察,采用小纸条上写结构名称贴在材料上的方式进行展示,眼见为实,孩子们看到了河蚌的形成珍珠的外套膜、呼吸的鳃和运动的斧足,总结了软体动物的特征。在辨别白瓷盘里的动物是否是软体动物这个项目中,同学们争先发言,积极展示自己所带的软体动物,好不热闹,足以表明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结合课前项目预习,学生以PPT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软体动物的食用、药用和工艺品价值。同时展示了生命世界的绚丽多彩。
通过实验课上观察,孩子们对生物体各结构有清楚的认识,比只看图片死记硬背要轻松、容易,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也更好了。全体教师们也希望孩子能在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文/白雪 图/刘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