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石家庄市裕华区教育局协办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验工作研讨会,在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7个省的31个实验基地校长和体育教师共116人齐集一堂,共同研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教学与实施工作。河北省教育厅思政体卫处处长杨立华、石家庄市教育局思政体卫处处长熊萍、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深圳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刘晋教授、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何玉秀教授、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刘森博士、石家庄市裕华区教育局副局长陈阳、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裴红霞、石家庄市体育教研员崔兰芹老师、河北省中体协副秘书长赵伟老师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订组和修订组组长、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界第一位长江学者季浏教授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解决中国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特别是体质健康水平30年来持续下降的问题。从2016年 3月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全国建立了首批 22所实验基地学校,近5万名中小学学生参与,开始进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验工作。通过半年的努力,学生身心健康,特别是体质健康状况发生显著的改善。为促进基地学校之间的交流,帮助基地学校进一步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特组织召开此次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刘春燕将该模式引入河北并进行了积极地推广。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外基地指导人刘春燕教授主持开幕式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裴红霞致开幕词
河北师大体育学院院长何玉秀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话
季浏教授在开幕式上针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验基地学校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做了专题讲座。他结合教学实践强调了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实施方式,季教授提出要重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中的三个关键要点,即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体育课必须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倡导每节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运动强度应在125-160次/分钟,每节课要有10分钟的体能练习,注重体能的补偿性和协调发展,他还强调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应该是以活动和比赛为主,不能像传统体育教学那样,一节课只教一个单一技术。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副校长窦永革作为基地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工作经验介绍,集团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理念和课题实践工作经验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随后,集团王梓麟、白伟、王志颖、李东涛四位老师分别进行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教学展示。
石外集团高中部王梓麟老师的展示课《篮球运动》第十次课水平五(十一年级)
石外集团小学部白伟老师的展示课《障碍跑》水平一(一年级)
石外集团初中部王智颖老师的展示课《排球》第六次课水平四(八年级)
石外集团初中部李东涛老师的《田径运动学习》第四次课水平四(七年级)
季教授在点评时高度评价集团四位教师的展示课
他认为集团体育教师的出色表现,体现了河北省以及石外集团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施工作中的水平和实力。
在本次大会上,还为新增加了9所基地学校举行了授牌仪式,并为上学期实验工作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状。
通过这次研讨会,与会教师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责无旁贷、重任在肩,更加坚定了实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