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晚七点,华灯初上,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综合楼六楼国际会议厅及五楼家长学校座无虚席,二年级全体家长齐聚一堂,参加集团小学陈瑜校长所作的题为《这些你给孩子了吗》的家长培训。一直以来,陈校长都深受大家喜爱,她总是能够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及关心的实际问题给予具有实效性的指导。本次会议分为两个主会场,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同时进行。
培训伊始,陈校长首先介绍了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点。
从心理方面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识发展处于“前运算”和“具体运算”转变阶段,具体表现为“自我中心”和“刻板性”的特点;思维则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想和友好的异性结婚,但并不清楚概念;情绪已经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而且已经出现一定的竞争意识。
从行为方面来看,他们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主观愿望,如向老师提出想当班委的愿望;喜欢扮演某种角色;好奇、好动、喜欢模仿老师和同学;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听故事;能够熟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并简单的记录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喜欢探知未知的空间,爱去隐蔽的或引起其关注的地方玩;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开始形成固定的玩伴;已经开始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如同学之间出现小问题时,能够主动通过协商解决;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
基于以上特点,家长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有的妈妈,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作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二、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每天给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玩,看电视,画画,拼图,或者什么也不干……等无聊了,他最终还是会主动来找父母,父母就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长此以往,孩子便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时间。
三、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如果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有一位母亲看到5岁的孩子对洗碗感兴趣,就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假如你有非常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帮忙,他却埋怨你“你总是叫我做这做那!”你可以这么回答:“哦,这些似乎是你份内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能计划一下,以便做起来得心应手些?”使他不致断然拒绝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导的机会。孩子对你充耳不闻时,你需要提前确认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说什么:“你听见妈妈说什么了吗?”这样更容易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
四、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一提出问题,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主动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有一位家长的成功经验是:孩子问我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他也不来问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如果孩子回来告诉你同学老师如何讨厌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简单地当“录放机”,“哦,你觉得同学们讨厌你了。”你也可以试试追问一句“是怎么回事呢?”表达你的倾听与关注。
共情式的讨论是最有帮助的。不过,注意避免过度的说法,比如说“老师是个小气鬼”。因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觉,你应该接受他们的感觉,然后引导他们转向积极、健康的一面。
五、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有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家长本来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却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于是,家长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同时也提出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除此之外,在培养孩子的习惯方面,陈校长建议,在孩子12岁之前应该着重培养和逐步养成以下九个习惯:
一、早睡早起的习惯: 睡眠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从生活方面来说,早睡早起也可以让孩子在一天的时间里都充满活力。
二、正确的饮食习惯: 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要让孩子明白,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营养均衡摄取是多么的重要。并且要教育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做其他事情,要专心吃饭。
三、 自己整理书桌的习惯: 不好好整理书桌的孩子,总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找东西上。可以从制定学习计划和整理笔记开始,来培养孩子勤于整理的习惯。
四、 运动的习惯: 目前孩子在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体力却在下降。只有身体强壮了学习才能搞好,而且体育锻炼对学习的提高有帮助。所以,要培养孩子至少坚持进行一种运动的习惯。
五、 做家务的习惯: 要让孩子们明白,他们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应负起相应的责任来。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诸如自己房间的清洁卫生和扔垃圾等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六、 做完作业再玩耍的习惯: 作业是学习的基础。不好好做作业的话,是跟不上学习课程进度的。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不论怎样都先完成作业的习惯。
七、 读书的习惯: 读书是进行所有学习的开始。如果孩子讨厌读书的话,家长就大声朗读给孩子听,一直到孩子会自己去读书为止。
八、自己收拾书包的习惯: 不放心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而代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们在收拾书包的同时,也是在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准备,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妨碍他们。
九、保持清洁的习惯: 只有身体清洁了,心情才会舒畅。并且,勤洗手也是预防疾病的最简单的方法。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陈校长为大家分享了两条“黄金定律”:第一条黄金定律是“耐心”。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时,提前预报、指示明确、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赞美对于6岁和8岁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对于7岁的孩子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请注意这一点。你首先需要确认你的孩子的确接受到了你的信息,然后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完了请他重复一下。然后,你需要提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万别发火。第二条黄金定律是“想得开”。这是针对孩子什么都往坏的方面想象的心理和行为。假如你的孩子控诉他的朋友怎么欺负他了、他的老师怎么挑他的不是了、他的腿疼的肯定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了……你不必很当真的去找朋友家长、找老师、找医生……去说个明白。遵循这样的“黄金定律”,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陈校长用一句话与全体家长共勉:孩子的成长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尽我们的所能,努力学习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吧!
主任寄语
培训的第二项内容是由二年级年级主任姬路娟向全体家长汇报开学以来二年级的重点工作。姬主任采用了很新颖的方式,用一段大气磅礴,非常震撼的视频带领大家回忆了青春二年级团队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姬主任说到,从青春二年级团队成立至今给她最大的感触就是“感动”。感动于教师团队的智慧、执行力和凝聚力,也感动于家长团队对老师们工作的默默支持与帮助,以及对于孩子们的大爱无边。二年级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老师们分工合作,资源共享,集众家之所长,而这一切的最终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孩子。
2015年,我们初相识;
一年多来,我们逐渐相知;
现在,我们已然相亲相爱。
过去的精彩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最好的活动永远是下一次。让我们家校共携手,用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静静等待每一朵小花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