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静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
语文教师
八年级(2)班班主任
班主任的话
“什么是爱情”,这是很多孩子想问、很多爸爸妈妈想谈的话题,也是很多中国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不知道如何开口谈的话题。
幸好我们的语文课本选了《关雎》《蒹葭》,幸好以前的教材里还选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我们可以把这个话题作为作业留下去,给爸爸妈妈和孩子一个机会,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一届又一届,从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到现在所有孩子都敢于去说:妈妈,爸爸,我们来谈谈爱情吧……
我相信,只要越来越多的孩子敢于去问,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愿意跟孩子来聊,孩子们的困惑和困扰就会越来越少。
好的,让我们来听孩子们谈谈什么是爱情吧:
很久以后我会知道
饭桌上,我问妈妈,什么是爱情?
妈妈微微一惊,嚯,好大一个问题呀。
爸爸先开口了,“爱情就像一枝花,你虽爱它却不肯采下,而是日日浇水呵护着它。”
我觉得有点好笑。
爸爸什么时候变成这种风格了?他向来是幽默又直接的,怎么一说到爱情竟冒出一句听起来挺像句诗,可是又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话。
“爱情啊,一句话可概括不了……”妈妈看样子想反驳爸爸,却又一时有些为难。
听着父母你一言我一语的,我暂时退出了谈天。因为此刻对我来说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填饱肚子。
粥不小心烫着了舌头。
“爱情很美好,这美好里不但有甜蜜,也包含思念,委屈,担心,忧虑,焦躁,甚至……苦涩。”
我边喝了一大口凉水,吸溜着我可怜的舌头,边琢磨妈妈的话,“这么复杂,怎么还说美好?
我不明白。
接下来的三四个小时里,我可没时间再琢磨了,写作业,整理笔记,复习背书。
卧室里,妈妈还在看书。
洗漱完躺下,眼皮正要沉沉地合上,可大脑却没像平时那样立马停工,那里面突然“啪”地一声,闪出一点亮亮的火花——那个问题又冒了出来。
“对了妈妈,你还没给我讲明白爱情是怎么回事呢。”
妈妈笑着摸了一下我的头,眼里依旧是熟悉的温暖,让我觉得放松。我躺下,好似准备听睡前故事。妈妈说,我想起一首小诗,读给你听吧。
我爱你,
不光因为你的样子
还因为
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我爱你,
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
还因为
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妈妈的声音真好听,就像是从梦里某个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就在耳畔……
“这个回答,你满意吗?”
“嗯。”
“这也是妈妈对你爱的表白,记住了吗?”
“嗯。”
我迷迷糊糊地想,爱情是什么,很久以后也许我会知道的。
爱如清茶
我不知道何为爱情,只隐隐觉得它该是美好的,像笼了一层轻纱,朦胧得看不清。
我只好在别人的故事里寻觅答案。
最喜欢“钱钟书与杨绛”式的爱情,是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的一见钟情、怦然心动,是牛津街道上的“探险”,是钱钟书“做坏事”后杨绛的“不要紧,”是钱钟书为杨绛做的早餐,也是杨绛在钱钟书去世后,在古驿道上的苦苦追寻。
钱钟书曾用一句话,形容他和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好的状态了吧。他们是二十世纪的文坛伉俪。钱瑗曾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两人刚好互补。钱钟书的“笨手拙脚”,杨绛的沉稳周到,也成为了爱情最美的模样。
只是,这种爱情-----钱钟书和杨绛式的,实是可遇不可求。
爱情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淡若清茶,我偏爱后者。年少轻狂后,寻到一个懂自己的人,自己爱的人,安定下来,就够了。
我所寻的爱情,是清茶般的,像钱钟书和杨绛一样的,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
是一生的相伴相守,相通相知。
爱是责任
爱情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情是忠诚,是心灵的追念。
可我问爸爸说“爱情是什么”?
“责任”,一句很简单的回答。
他坐在沙发上,跟我讲起了他认为的爱情。
爱情分为三个阶段,青春期、结婚前和结婚后。
所谓在青春期的爱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就只是简单的懵懂的好感,并不能决定什么,更不能代表什么。爱一个人就是要对她负责任,计划赶不上变化,你如果现在承诺了,到最后真的会实现吗?所以我以为现在的好感大多数是一种欣赏。
结婚前的爱情并不逊色于结婚后的爱情,当然,这段时间,男生要承担很多,女生的吃喝住行,要考虑周全,让女生有幸福感,让她有安全感。
结婚后的爱情是忠贞不渝的,永不改变的是把所有的爱给予在你爱的人身上,去呵护她、去照顾她、去爱她。就像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一样。即使赵四小姐重病在身,但也还亲自照顾学良将军,这是对上将的爱,执着,和责任。这样的爱情真是一段佳话啊。
回想起,在某个节目中主持人问嘉宾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要选择您和您的爱人其中一个人必须先长眠,您要选择谁?”,嘉宾说:“她吧”。
对与错,无从谈起。“因为,到最后的人责任就越大,是真的”。
从对爸爸的访谈中我似乎明白了,我们不是谈爱情的时候,不是谈爱情的年龄阶段,不具备承担爱情的能力。
爱情需要付出,爱情终究是美好的。
关于爱情
当下爱情二字泛滥于市坊街口,分量便也没有那么重了,如玩笑话般在情侣的耳中嘴间进进出出,甚至俗不可耐了;而今天还是要说一说它的,就说它作为纯粹的“爱情”二字。
从“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到如今的张学良赵四钱钟书及杨绛,爱情是什么倒是个亘古的问题。我读过一句话,觉得很好:“爱情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爱情本身就是追求爱情的过程;踏时若身处仙境;沉迷则纵然痛彻心扉,也甘之如饴。它那样飘忽不定隐隐约约轻薄绵延,而又时时使人无法自持恍恍惚惚心重似千钧。他常常引得人们赞颂他;憧憬他;记挂他。爱情本是刀口舐蜜。
爱情是锅煮沸了又温凉的汤;它在最初狂热嚣张不可一世;在心意相通的那一刹轻飘飘的从灶台上挪下,一点点凉下来,结起一层醇厚的汤皮儿——这时候的“爱情”沉淀下来,形成永恒的默契和浓郁的相念相思。而最后的最后,这白瓷儿碗盛的汤孕出一种新的情感,更加悠长厚绵的感情。属于家人的亲情。
多少人的“爱情”只为了那汤“咕嘟咕嘟”的激烈的煮沸了时听响儿;那样扔出去的仿佛一文不值的爱情——的确,一“文”不值。爱情它顶没有用,既不能送进典当行,又不能以此来嫁入豪门享受荣华富贵;(那些心心念念想着的姑娘们多半尝不到爱情的美味儿了)只会使人头脑发热理智尽失千金散尽;它甚至能够使人真切的体会到挫骨扬灰割心剜肺之痛,而这痛又是常常出现的最残忍的笑着的痛苦。
爱情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没有谁有资格对爱情的权力指手画脚。这是种超越生死的力量——在蒹葭丛中徘徊的人儿早去了罢?可是人人都明白那厢伊人仍是在水一方;他默默的给真正活着的人心里埋下一股子坚实的奋不顾身的榕树一般的力量,盘根错节,扎扎实实。
以上就是对“爱情”这个话题的想法,很是杂乱无章;毕竟那样神秘古久的感情,我怎么说得清呢!
母亲说:“爱情什么也不是。”
梦幻·坚守·无常
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自从去年读了三毛,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或许爱情这个词真的太神秘,像是披着一层雾一般的外纱,朦胧缥缈,让人看不真切。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因爱折腰,又有多少人将它视若珍宝,宁愿为它献出生命。
爱情可以是梦幻的。就像林徽因与徐志摩,漫步剑桥,细雨连绵。异国他乡的一次偶遇,让他们仿佛找到了相同的自我。原本沉静的心开始涌动,原本从容的姿态不再从容。爱情有时候就像放风筝,看着风筝与白云同步,已经难舍难收,就干脆将手中的线扯断,任自飘摇。
爱情可以是一种坚守。就像三毛与荷西,异国他乡,相互守望。撒哈拉沙漠中,最动人的声音便是荷西轻轻唤出的那一声Echo。拾贝壳,锯木板,并不富裕的他们,将家装饰地有模有样,重要的是其中有爱的意味。他们一起开车去沙漠深处找骆驼骨架,深陷泥地的荷西让三毛先走,她选择了守候。
爱情有吸引人的一面,但它也有伤人的一面。
世事无常。当荷西因工伤,潜入水底便再未浮出水面时,三毛又该是多么心痛啊。那个让她魂牵梦绕日夜思念的荷西走了,毫无征兆。自此,三毛的文字不再活泼轻快,字里行间更多的,是一种朦胧的愁。
最后,引白落梅的一段话作结吧。人世苍茫,千年一恍而过,人类其实一直在重复相同的故事,相同的冷暖爱恨。
粥以及鸡蛋
“爸,你说爱情是什么?”我一边挑着菠菜里炸得酥酥的花椒,一边装作心不在焉地问。爸的眉毛似有似无地蹙了一下,大概是想了几秒后,他指着眼前的粥张口了:“你看,如果只有一碗粥,爱情就是我只喝半碗,给你妈留着半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妈又说:“你爸讲得对,爱情就是只给你剩半碗,但是亲情,我可以一滴不碰地全留给你。”说罢,她把刚盛的粥猛地推到我面前。我开始喝粥,但妈还在说着什么:“爱情就算再热烈,也是短暂的。最终也会化为亲情,而亲情,才是长久的。”
妈妈也许说得对。但我却有些不赞同。
爱情的力量,或许有时比亲情更奇妙。
0.000049%的概率,才让你爱上一个人。
但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名字与它的内容一样美——怦然心动。这个被国人称为早恋的爱情,却被演绎得如此干净纯澈。她从看他的第一眼就怦然心动。她坐在他的后桌,只为凑近闻他身上西瓜般的味道,她每天早上给他家送鸡蛋,只为听他说一声“早啊,学校见。”生命中总会有车如水马如龙,当你最需要的东西出现时,那些你曾在意的其他一切都化为浮云。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怦然心动。
这算爱情吗?我不知道。
最近看张爱玲的一本小说集子,虽看不大懂,也至今有些疑问,但里面有个故事确实印象极深的。你笃定地坐在那里,看着书,突然发现眼前这个金黄鬓发的姑娘竟是画了十多年的侧颜,你看着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姑娘,看见她在桌旁完美无瑕如瓷器般的侧颜,灯光轻柔地照射在她身上,于是你闭上眼睛,再睁开,发现还是这般美丽景象。你想要约那个姑娘出去,幻想着向她求婚的场景。你觉得你“爱”上了她。
这算爱情吗?我不知道。
也许,当自己以后面对人海茫茫中的那个人怦然心动时,才会理解爱情这个东西吧。
什么是爱情
那天谷老师讲《关雎》时要求我们回家问问父母什么是爱情。几秒钟的惊讶后是为难,这么令人羞涩的问题怎么说得出口?听了谷老师的鼓励,我相信,爸爸妈妈不会生气,或许他们巴不得和我谈论这个话题呢。
吃饭时,我冷静地抛出一句话:“什么是爱情?”爸爸妈妈表情惊异,我不动声色地等着他们回答。
不善言谈的爸爸意外的打破了沉默:“我觉得爱情是男女之间互相仰慕对方,互相吸引,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想要与对方成为终身伴侣的幸福情感,这种情感美好、纯洁。”爸爸说话时,眼睛不时瞥向妈妈,一脸宠溺。我脑海中闪现出爸爸在妈妈身体不舒服时细心照顾的场景;早早起床为睡梦中的妈妈和我准备早餐,十几年如一日,毫无怨言;面对妈妈的“无理取闹”,依然“厚着脸皮”哄着……我知道了,爸爸的爱情是坦诚,是包容,是厮守。
“别问我啊,我可不知道。”妈妈见我和爸爸都注视着她,露出少有的羞涩,“我像你这么大时,哪敢说爱情,羞死了。我只是在适合结婚的时间遇到你爸,这辈子算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啦!”妈妈幸福的笑声在小屋里回荡。我知道妈妈总是不肯承认她爱爸爸,明明每次爸爸出差她就失眠,连独自住高级酒店也是辗转难眠,还嘴硬说是换地方睡不好,只有我知道她多么依赖爸爸;她总是“欺负”爸爸,可是每次我跟她说爸爸坏话时,她立马翻脸,说你这个白眼狼,你爸算是白疼你了;不管爸爸回家多晚,她都提心吊胆的等着……
也许《关雎》中青年男子所追求的女子并不是最美貌的人,并不是性格最完美的人,但他思念她从天黑到天明,追求她从天明到天黑,梦寐以求地想与她成婚,这就是一见钟情的爱情。
但或许爱情有很多种……
最美的玫瑰
像高铭一样,我打开录音笔,翻开笔记本,看着面前的父母。
我:谷老师留了作业,让我跟你们谈谈爱情。
父:这……你小小年纪,了解这些事情啊。
母:到这个年龄段,也该懂些了。
我:只谈纯粹的爱情,或与其有关的。
父:词典定义“爱情”指异性之间的感情。但它并不是指友谊,或者同学间,这点懂吧?
我:嗯,提点我不知道的。
父:“爱”的结构,是中间由“心”,下边由“友”组成的。指的是拥有对方的心。广义上,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能繁衍下来的原因之一。狭义上,它专指男女间的特殊感情。
母:爱情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这些理性的这些常识,我知道不少。能有一部分的感性知识吗?
母:爱情是最美的玫瑰,能表达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让人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
父:你想什么时候拥有爱情?
我:我对这些并没有什么感性上的认知,也许考完研究生?
母:那你没有什么青春上的问题,但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萌动青春意识。
我:爱情的词性有且仅有名词词性吗?可不可以根据《关雎》把它分为几个阶段?
父:不太清楚。你的意思是追求的阶段吗?那没有明确认识吧。
我:你们也不知道多少啊,这跟哲学中的柏拉图爱情也许有关。
于是,访谈结束。我关掉录音笔,看起了《哲学的故事》。我认为我没有了解多少,但爱情,是期望值输出到极限那样的珍稀。
收起马扎,我们一起回家
总是会在书或电影中看到男女主人公爱得深沉,爱得热烈,他们为他们口中的爱情付出一切,时间精力青春金钱。他们兜兜转转,与命运对抗,最后终究会在一起。平淡得发涩的生活,禁得住这样的爱恋吗?
妈妈对我说:“爱情啊,我觉得爱情就是平淡生活中的小浪漫。有一些激动,一些欣喜吧。”
爸爸对我说:“最后还能玩到一块的,就叫爱情。”
他们又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爱情?”
下意识地说了两个句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可,我总觉得这并不是我心目中的爱情。
彼岸花,花开彼岸,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佛经说:“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开一千年,赏尽你的美;落一千年,闻尽你的香,可生生世世不能相见。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超越认知的爱,却生生相错。所以才会有了后两句吧“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好一句“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如火,如血,如荼,触目惊心。
不,这也不是我心目中的爱情。
就像,就像……
像是漂泊的人终于有了归宿。晚上会有一家灯火为你而亮,它发出的暖黄色的光在暗淡的衬托下愈发明亮,你一看到它,就会知道它属于自己,就会不自觉地笑,你会忍不住把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他,哪怕小猫只是在路边打了个滚,舔了舔爪子。他也会把所有有意思的事情告诉你,逗你发笑。你们的相处还有一个限度,在自由与亲密之间。
退休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牵挂的话,我想搬到一条小巷子里,我们或许还可以一起开一家杂货店,养一只胖胖的橘猫,下午的时候,坐在门口,泡一壶浓茶,揉揉脚边的猫,听着邻居闲扯些家常,和他们一起唠唠嗑,等到日落地平线的时候我们就收起小马扎一起回家。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爱情。
简单,和谐,自由,充满了生活气息。
更是,乍见心欢,小别思恋,久处仍怦然。
爱情,爱情
学了关雎之后,被逼着去问了父母爱情是什么,结果让我很是头疼。
饭桌上我(郑重地):嗯……郑重地问你们一个问题,要认真回答,嗯,什么是爱情?(笑)(以下省略父母鄙弃的眼神和诡异的笑容)
父:爱情其实就像一碗白开水(用筷子正式地敲着碗,被我妈瞪过去一眼),清澈见底。在我们俩这个年纪(望着妈妈,可以算是“深情地”),彼此都知根知底儿了,没啥好隐瞒了,就慢慢地转到亲情这一层面上了。
母:(笑)虽然还没想好,但我觉得……嗯,有一首诗,名字叫《致橡树》。
我好像看到妈妈和平时并不太一样,或许这就是和爸爸年龄差异的原因吧,感觉妈妈突然把爱情搞得很高级。然后我就突然觉得爱情很难懂。
好像真的很难懂。
小说里男女主角的爱情,总是从他们一起经历的一件件事情产生的,有时我就在想,如果和女主角经历这些事情的是随意的另一个人,是不是也会产生爱情呢?我们总说人一生中总会遇到对的那个人,总会有一份最好的爱情,可我觉得没有什么是最好的爱情。只是在对的时间对的点,你经历的事情告诉你,那就是爱情。
曾经问了日语老师,我从老师全日语回答中勉强听出些意思:“爱情就是只要那个人在你的身边,你就觉得很幸福。”
回答是意料之中的浪漫,像极了文学作品中那些美好的爱情,热烈、真挚,不留余地,显得很纯彻。
然后突然想起姥姥和姥爷。他们携手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一起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如今,姥姥总会和姥爷吵架,唠叨姥爷为什么总看手机。可是当两人分开几天时,就会互相很想念,想念椅子上成天坐着看手机的那个人,想念成天唠唠叨叨的那个人。
好像突然又懂了似的。
爱情或许就是,初始的朦胧,中途的热烈,最终的习惯。
是啊,最终爱情慢慢就变成习惯了啊,习惯起床后有人给你做饭,习惯出门时有人提醒你带上什么东西,习惯和身旁的那个人拌几句嘴,习惯挑些没必要的刺,习惯黏在一起,习惯永远在一起。
作者:八年级(2)班学生
编辑:家委会
指导老师: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