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集团委员会 > 教育科研委员会

字帖“买卖”

发布时间:2011/4/18 9:58:43

初二年级 语文组 丁立芳

看着他们的集训日记字迹歪扭很不成型,我从第一次语文课上就下了一道“命令”——练字。要把练字作为每天的必修作业,坚持天天练,月月练,甚至做出了整个初中练出一笔好字的计划,就初一来讲:第一学期临摹字帖,规范书写;第二学期硬笔书法,初步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看着我在课堂上不可撼动的决定,学生们也纷纷响应——买字帖,把练字作为一种习惯。

于是,每天一篇字帖成了课代表必收的一项作业。临摹字帖比较容易,起初同学们热情也很高,加上班级实行小组量化制,作业、课堂表现等都计入量化考核之中,少交一项作业就会给小组扣相应分数,客观上保证了作业上交的数量。看着同学们每天交上来的工工整整的字帖,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尤其是平时字迹潦草的学生,比如小路。

小路在班里不爱说话,也不爱学习,很少举手回答问题,对一些事情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但是也很少违反纪律,也很少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留意到小路的字帖是在一次“扣分”之后,小路因为“忘记”写字帖,而被严格执行制度的我减掉组内一分。平时就喜欢埋头的他,把头埋的更低,我想那应该是他在深深地自责吧。相对于他的沉默,他的组长小乐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反映,那种不情愿减去组里一分的表情完全写在脸上。小乐是一个很负责的组长,外向,要强,团结同学。他所带领的四组每周排名到很靠前,他在日记中就记到过一定让四组名列榜首。

第二天,班里字帖全齐,杀一可以儆百,我暗喜在制度的约束下,谁敢充当组里的“罪人”。

正在我得意之时,一点奇怪的现象让我有点不安:小乐和小路的字帖笔色相同。虽然临摹字帖,字体大致一样,但是略微的差异应该还是有的,而小乐和小路两张紧挨着的字帖不但字体上没有丝毫差异,笔色竟然还一样。莫非?我心里在打鼓。

课间,我把课代表(课代表正是他们组的一员)叫过来,问她字帖全齐不?“全齐,老师。”飘忽不定的眼神告诉我肯定有问题。

“小路交了吗?”

“交~交了吧?”她搓着手,很紧张似的。

“交了?自己交的?”

“老师,我跟您说实话吧,字贴是他交的,但是不是他写的。”她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实情。

原来,昨天扣分事件发生后,小乐让小路每天保证交上字帖,小路依旧是无所谓的样子。为了不让组里扣分,两人达成协议:小乐帮小路写字帖,小路付款五角。

荒唐!买卖字帖?!气愤的我想把小路叫过来狠狠地训斥一番。我强压怒火,把这个事件从头到尾想一遍,准备如何“对付”小路:让小路写字帖,是因为他的字连起码的工整还做不到;给他们组减分是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而他没有完成作业是因为……昨天我竟然把这个根本问题给忽略了,小路不写字帖肯定存在他主观上的问题,而这个“主观”解决不了,只靠单纯的组里减分,是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也就导致了今天更为严重的错误。而小乐的“帮助”也存在着错误的思想观念,虽然他的初衷是好的。经过我的思考和跟班主任的交流,我决定跟他们分别谈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午午休时,我从班里把小乐叫出来,他很坦诚地交代了替小路写字帖。

“老师,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是我是为集体着想,他不交字帖,扣了组里的分,我们就会落后,作为组长,我有责任顾大局。”小乐略带委屈地说。

“小乐,来,我们一起做一下推理。小路字不好,却不练字,结果只能是字写的更不好;小路是组里的一员,是组里实实在在的个体,他没有进步势必会影响你们整个组的进步;你替他写了字帖,只能给组里挣一分,却不能使组员真正的进步,更严重的说你还助长了他的恶习,使你们组退步。所以结论只有一个:初衷是好的,方式有错误。”

“那我该怎么办?”小乐红着脸说道。

“你需要帮助小路,真正地帮助他。”我让小乐不要在班里宣扬这件事,也绝不能再替任何人写字帖。把自己收的“费用”悄悄地还给小路,并向他道歉。

小乐回去后,午休还没结束。我看见小路抬了抬头,很胆怯地看了我几眼,又赶忙把头埋下。我装作没看见,在班里巡视了一下,就回办公室了。

第二天,字帖交上来后,我抽出四组的作业,没有问题。我拿着小路的字帖和作业本,把他叫过来,给他看了看:“小路,你看你的字写得怎么样?”

“不好。”他小声地说。

“可是你写在字帖上的字却很工整,如果坚持这样练下去,作业本上也能写得很棒。好好练字。回吧!”

“啊?”小路有点惊讶于我对此事的漠然,满脸疑惑地看了我一眼。

“回去吧。”

小路走后,我第一次在字帖上写下了评语:自己的事,自己做好。

这件事过了几天后,我在小路的周记本上发现了那周的周记:…其实是我不对,小乐却给我道歉,我在这里要向他道双重的歉意;其实是我不对,老师却没有责备我,我在这里要感老师;我自己的事,我自己一定能做好……

这次字帖“买卖”事件悄悄地发生,又悄悄地结束了。有时候,及时遏制错误很有必要,淡化学生的矛盾,“漠视”他的错误,给他反思的时间也很有必要。

 

阅读量:2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