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年级思政教师闫军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厚德端行知荣辱,文明修身树新风》。
同学们,你们知道《礼记·大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修身”列在首位吗?这是因为良好的文明修养是每个人成功的前提。泱泱华夏,尚礼重道,文明在黄河的滋养下流淌了千年,历史见证了一个礼仪之邦的点滴成长。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倡导“礼治”,将礼仪廉耻作为立国之本。于是文明作为一种气质,流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擦亮了我们的民族之魂。光阴荏苒,时光变迁,我们对文明有了一个更高的体会。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高、达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只有我们重视文明并且付出行动,才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点亮文明的火炬。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让我们以行动来践行文明,用内心来创造文明。但是我们身边仍然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在发生,正如那句俗语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行为是一个人与社会接轨的重要环节,也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客观需要。提高校园文明程度,需要我们在学校积极开展文明素养教育,促进每位同学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规范;需要我们每个人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核心价值要求心中,让文明因子“日用而不觉”;需要我们以讲文明、知荣辱为己任,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学校的风采;需要我们以文化人积极开展文明风尚行动,促进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源清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行端则影正。同学们,让我们内修精神、外端行为让文明的东风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让文明之花沐春而生,破土萌芽、拔节育穗,让我们每个人都是文明的浇水灌溉者,让我们做到:
按时到校不迟到,自觉自律每一天;
衣冠整洁讲卫生,干净迎接每一天;
主动招呼有礼貌,以礼待人每一天;
遵守纪律不打闹,遵规守纪每一天;
垃圾分类护环境,绿色健康每一天;
反对浪费爱粮食,勤俭节约每一天;
积极劳动乐助人,同学友善每一天;
多做好事不留名,美德传承每一天;
厚德端行知荣辱,文明修身每一天!
大道无垠,文明修身不舍昼夜;精诚致远,文明素养步履铿锵。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文明滋养。让我们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天,用我们的智慧和实践扬起文明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文明的交响。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让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让文明在我们的校园焕发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时政述评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中部八年级的思政教师李宝锋。
2021年3月11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我将从大会通过的两项决议中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规划纲要共19篇、65章,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贯穿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是“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鲜明彰显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回答了“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回答了“我们怎么样实现新阶段新目标”的路径问题。
在以五年为刻度的浩瀚时空里,在未来十五年的谋篇布局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发扬实干精神,拼搏努力。同学们将是实现梦想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2035,和你有约。
(二)大会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以来,反中乱港势力和本土激进分离势力公然鼓吹“港独”等主张,肆无忌惮进行反中乱港活动,严重损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严重破坏香港大局稳定,引起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强烈愤慨。作出这一新的宪制性制度安排,是港区国安法之后党中央在香港工作方面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和有力举措,消除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风险,符合宪法规定和宪法原则,符合香港基本法,合法、合理、合情,将从制度机制上全面贯彻、体现和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原则,确保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港力量手中,确保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确保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