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年级思政教师尹铭玮,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永无止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进之路。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多次讲话和论述中反复强调“创新”,内容涵盖了科技、人才、文艺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在理论、制度、实践上如何创新。比如: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主要创新,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党的理想和中华民族梦想的统一中,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新的深刻意义;2.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提出并创造性地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鲜明提出并科学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4.注重整体协调和统筹推进,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等。
然而创新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用创新理念来指引我们的行为,比如:石外集团十二字培养目标中始终坚持“创新”二字,不仅实施“四自主·四环节”的课堂模式,而且创新了多项校本课程,丰富同学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拓宽了视野,了解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让同学们学会的了多项生活技能。
同学们除了认真参与这些课程又应在创新方面如何去做呢?善于观察,展开想像,培养好奇心和求异思维;搞小发明小制作,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最后,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时政述评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年级思政教师刘新蕊,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不负时代的功勋”。
2000年前,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九天之际,安放安属?”“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旷世之问,2000年后,中国航天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解答:天问,问天!祝融,探火!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19日发布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经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祝融号着陆火星,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史无前例的突破,为我国的深空探测领域打下重要的基础,也给世界对火星的研究带来了丰富补充,这无不彰显着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勇于奋斗的伟大精神,他们不负时代的使命,一次次刷新世界人民的眼球,创造了一个个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就在5月22日,官方发布了两则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在上海逝世,5分钟时间,双星陨落,万民悲痛。袁老和吴老他们生于黑暗却带来光明,用毕生时光带给我们温饱和健康,而此时此刻,袁老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正是袁老先生对水稻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才让今天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很少再担心几千年来困扰国人的饥饿难题。曾经出现在小学课本的袁隆平先生,我们和他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毕生所做的贡献不用我们刻意去颂扬,也能在这片土地上一直被传扬,我相信,在今天,很多中国人在端起饭碗的时候,口中都会念起这个名字,眼中都会饱含不舍的泪光!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以无尽赤枕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医学泰斗当不忘吴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亲爱的石外学子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应该带着老前辈们的梦想,在这个医食无忧的年代,勤俭节约,奋勇前行,不负时代机遇,不负青春时光,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