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代表团 裴红霞
县域普通高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寄托着广大农村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我省普通高中共有707所,其中:县域高中有383所,占到全省普通高中数量的54.2%。然而近年来县域高中在“生源之困、师资之困、条件之困、保障之困”等四大困境下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
★县域高中发展是我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全国教育大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河北省已经开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征程,这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县域高中长期以来办学质量薄弱,必将成为我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 县域高中发展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2020年河北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秀师资流失、优质生源流失、基础条件薄弱的县域高中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县域高中校长普遍担忧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有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距,但同时也看到这是一次借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提升县域高中质量的良好契机。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县域高中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 县域高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转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教育要先行,县域高中发展是全面提升县域教育质量的关键,办好县域高中不仅可以引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
为此,建议我省尽快研究制定符合河北实际的“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我省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具体措施:
★ 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严禁任何高中跨地市“掐尖”招生,落实民办高中属地招生政策,严禁任何城区普通高中到县里招生,严防县中生源多度流失。
★ 加强县中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县中教师的补充、培养、激励机制。
满足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要求,配齐配足县中教师。加大县中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内容的培训。建立县中教师的稳定和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等方面向县中教师倾斜,严禁城区高中抢挖县中优秀教师。
★ 提高县中教育经费投入。
保障县中教育经费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需要,保障县中的体育、艺术、劳动及校本选修课程建设和设施设备经费,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需要。支持县中教育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消除大班额和控制大规模学校。
根据各地高中适龄人口合理规划布局县域高中学校,严格控制新增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不断优化县域普通高中学校的校舍资源配置和功能,有效改善县中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 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和表彰奖励机制。
建议各地市组织开展城区优质高中与薄弱县中的对口帮扶,支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通过“以强带弱”加快提升县中教育质量。对帮扶工作突出的学校、团队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