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座谈会发言摘要
素质教育是文化育人根本途径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周远清
看了钱学森本人的成长历程,我发现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方向是一致的。钱老曾说:自己毕生最受用两段求学经历,一是在上世纪20年代,就读于北师大附中,二是在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冯·卡门教授读研。前者实现了钱学森的科学启蒙,后者为他的事业奠定基础。那时北师大附中的校长,也曾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林砺儒说,附中的教与学弥漫着民主、开放、创新的良好风气。那时学生学习不兴死记硬背,正如钱学森所说,在他的学生时代,谁要背书本就没有出息,谁要是为了第二天考试,前一晚还啃书本,让人知道,必遭笑话。
谈到小时候,钱学森还曾说过:“小时候父亲让我学理科,同时又让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这种教育不仅使钱学森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在音乐、书法、绘画、写作、小品等方面颇有才艺。在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人文修养与科学修养的融合。
钱学森深切意识到艺术对他的科学事业的重要性,他说:“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大家知道,他的夫人蒋英是中国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在蒋英的艺术熏陶下,钱学森对音乐艺术有了更深沉的感悟,这给他的科学事业增添了无比绚丽的色彩。谈到文艺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时,钱学森说:“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当前,全面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我认为文化育人要努力提高两个自觉:大学文化自觉和素质教育自觉。因为大学的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是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来实现的。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我国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的素质教育,经过十五六年的实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到今天发展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方针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和当今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从钱学森身上我们看到,素质教育的这些理念是正确的,钱学森非常重视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
钱学森的一生是为科学献身的一生,是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一生,也是幸福的一生。他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地颂扬和学习,给我们留下了最为宝贵的财富,对我们今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用系统工程理论回答“钱之问”
用主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么一个座谈会纪念我父亲的百年诞辰,我觉得很有意义。纪念一位伟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的思想传承下去,我想这也是今天这个座谈会的深意所在。
大家知道,我父亲逝世后,安徽省的11名教授写信给刚刚上任的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并向全国教育界同仁发出直面“钱学森之问”的呼吁,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围绕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报纸、网络已经有了许许多多这方面的建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我觉得这里面似乎或多或少忽视了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来探讨“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在旧中国,我国教育界的前辈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把当时社会当中的一些小学、中学和大学,办出了非常高的质量。与那个时代西方发达国家顶尖学校的教育质量相比一点也不差,以至于我父亲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念书的时候,发现MIT的教材,他在交通大学念书的时候都已经学过了。我父亲感叹地说,在一个国家民族危亡的年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教育前辈们可以把一所大学办成MIT这种水平,可见他们真是不简单!也可见他们对教育根本规律是有深刻认识的。
在那种条件下有幸在这些学校里念书的许多学生,都成长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栋梁之才。我们现在探讨“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实际上不是在做一件前人没有做成的事,而是在一个新的社会条件下,把前人做成的事重现。但是在我看到的许多文章里,偏重于研究前人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也要照着做,给人有一点“向后看”的感觉。我觉得这多少忽略了今天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背景。现在的教育规模已经大大超过旧中国,以至于现在你很难找到一个不识字的青年人,但我在二十几岁、刚刚走向社会的时候,连队里三分之二的战士是一字不识的文盲,领津贴的时候都要我帮他们签字。
所以我们要重现前人的辉煌,仅仅靠克隆前人的做法,可能就做不成了。我们国家好的教育资源就这么多,要追求有限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要做好这一点,系统工程理论的运用必不可少,而不像是有些同志认为的那样:用也可以,不用也可以。
大家知道,普及和提高是一个永恒的矛盾,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普及就会影响到提高,仅仅讲提高就限制了普及,这是这个矛盾的内涵所在。那么怎么样取得一个比较和谐的、满意的、兼顾两方面发展的结果?系统工程的理论就是破解这个难题的钥匙。我想这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把系统工程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才能在探索“钱学森之问”中获得更满意的答案。
用钱学森教育思想审视人才培养
钱学森教育思想内涵丰厚,是一座宝库。大成智慧教育是钱学森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可概括为四点:一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来教育培养学生,二是要把系统科学的最新成果教给学生,三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专博相济,注重专深博广的统一,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文理并举,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我们缅怀钱老,就是要继续深入研究、积极践行钱学森教育思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大批像钱学森那样具有高尚人格、渊博学识和创新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和中组部联合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该计划的目标任务是:在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等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学生成长为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目前,已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9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进行试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着力点在于四个“出”,也就是出思路、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经过各高校的努力,已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力度的探索:
一是建立“试验区”。就是在参与计划实施的高校内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从目前各计划参与高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各高校的“试验区”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享有充分自主权,在考试招生、专业设置、教师聘任、经费使用、考核评价等方面实行“试验区”的特殊政策。
二是实施教授治学。各高校的“试验区”成立了教授委员会或其他相应的学术组织,负责制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对“试验区”的年度预算、发展规划等提出咨询意见,对教师评聘、教学科研工作等进行学术把关。
三是配备一流教师。各高校的“试验区”实行严格的教师选拔和聘任制,以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导向,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为“试验区”提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师资。
四是选拔优秀学生。各高校“试验区”实行自主招生,建立多元录取机制。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多样化的学生遴选方式,多次选拔、逐步到位,同时实行开放式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不拘一格吸纳选拔优秀学生。
我们学习践行钱学森教育思想,就要进一步研究把握钱学森教育思想的精髓,用钱学森教育思想来审视和完善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培养环节,尤其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要充分体现与钱学森提出的学科交叉和大跨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相匹配,以此来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大德、大智的思维结构和内涵。
我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了40多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在人大附中进行超常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人大附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培养科学、数学、工程、技术、语言、艺术、体育等各方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从人大附中的实践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过程,我有两个最为重要的体会:一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性,二是融合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的重要性。
科学与艺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二者的结合是创造的源泉。钱学森先生的夫人是一名音乐教育家,她本人也酷爱绘画,艺术给钱学森从事科学事业带来了灵感。他曾说过:“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人大附中在教育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兼顾培养。我们不仅发现和培养数理方面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也培养在琴棋书画等其他任何方面有突出潜能的人才。人大附中的学生在国际象棋、围棋、健美操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绩,达到了国际中学生的最高水平。人大附中艺术团的艺术表演水准令世界瞩目,我们很多学生都是多才多艺的,他们通过各种科学和艺术类的选修课、社团活动等提高了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人大附中还一直重视和国外名校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已经与十几个国家的40多所著名中学建立友好关系,双方互派学生、教师、领导,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学习。这对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国际理解,培养国际化人才大有裨益。从去年开始,人大附中与美国顶级的两所高中——伊利诺伊理科高中和托马斯杰斐逊高中就风力发电、能源等项目进行了合作研究,通过远程视频、派驻教师等方式,3所学校展开了深度的合作。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启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在动手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独立与自主性等方面较为欠缺。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普遍具有两项特点:一是非常自信,遇到困难、失败时不沮丧、不放弃;二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等着别人来告诉他该去解决什么问题。创新首先来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手能力等,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加强的地方,教师也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和实践,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钱学森之问”在考问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灵魂,我愿用我的余生为国家办点事,努力去探索、实践“怎么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大课题。
中学是杰出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
钱老晚年曾列出自幼对他影响最深的17个人:父母,12位教师和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其中有7位是师大附中老师,可见中学教育对他的影响巨大。这首先归功于教育家林砺儒先生。钱老说:“我从1923年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念书,当时的旧中国和旧北京是个什么样子。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年代,办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北京师大附中当时的校长(那时称主任)林砺儒确实把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真是了不起。”
林砺儒先生解放后曾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上世纪20年代,林砺儒先生带领北京师大附中在国内率先进行学制改革,实行“三三”学制,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开路先锋。钱学森在师大附中上学的6年,正处于林砺儒担任师大附中校长的8年之中。回顾钱老的成长之路可以看出,除了他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优秀教师的教育,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纪念钱学森先生,首先是学习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要学习他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教育的重视与思考。通过钱老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与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应当强调的是,中学是杰出人才成长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不仅在于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而是因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等很多重要素质是在中学阶段基本形成的。
作为钱老的母校,回答“钱学森之问”我们责无旁贷。总结历史上师大附中的办学经验,我们提出了“全人格,高素质”的育人目标,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全人格教育为办学特色。我们把“人人成为本职工作的专家”作为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目标,教师发展,师德为先,新一代的教师要学习钱老中学时代师大附中的老师们,朝着大师培养大师、教育家培养大科学家的方向努力。在面向全体学生、搞好全校教育的基础上,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我校高中举办了钱学森班。钱学森班实行小班授课、多导师制。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对培养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研发改造,试图重现当年钱老中学时代师大附中的教育情景,结合当今世界科学与教育发展的新成果再创新,为培养一代代杰出人才奠定基础。
2010年北京师大附中有5名学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追随从事钱老的科学技术事业。今年,我们实名推荐两名学生就读清华、北大,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理论物理和航天专业,立志奉献我国的航天事业。钱学森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钱学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用“大成智慧”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钱老思想品德高尚、学识博大精深、思维聪慧超群。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钱老曾经提出了独特的“大成智慧”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培养科技帅才和将才。在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钱老“大成智慧学”来寄托我们深深的怀念。
为了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破解“钱学森之问”,就需要践行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中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为此,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申请创办钱学森实验班,2007年钱学森实验班开始招生,每年70人左右,目前有5届在校学生。
钱学森实验班以“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为指导,搭建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框架。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大智大德、通晓全面知识与精于专业知识辩证统一的新通才。我们突破传统教育观念,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专业课、非专业课、实验课等有机结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把学生培养过程按照一个整体设计,统筹设计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实施六年制教育,其中近3年“无专业”的通识教育,1年多专业基础教育和2年硕士专业教育,同时包括科研训练、社会实践、项目设计等实践环节。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钱学森实验班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课程设计实现“专博相济、专深博广”的统一。课程结构由四部分组成:主干课程、辅助性课程、常识性课程、集中实践。课程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涉及知识面广,特别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开设了“艺术思维与方法”和“艺术欣赏与创作”等必修课。
根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在钱学森实验班的教学组织上,改革教学方法,体现人脑与电脑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应用现代技术辅助学习能力、初步的系统集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术演讲、综合作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大成智慧”指引下的钱学森实验班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调查表明,该班学生课程学习经历较好,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水平也高,在毕业设计中的表现突出,教师对该班学生的评价最高。分析发现,该班学生对独立性、课程组织的感知水平较低,而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该班低年级独立编班学生感知明显。钱学森实验班学生的培养总体取得较好的效果,课程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授课质量满意度评价远远高出全校平均水平。
因此,“钱学森之问”是需要整个中国教育界来思考和破解的难题,而不是一个钱学森实验班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随着钱学森实验班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这种教育模式有待推广到整个本科教育。探索破解“钱学森之问”,是西安交大肩负人才培养根本使命的责任和担当,更是西安交大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所在。
大学生只是创新人才的“毛坯”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蒋毅坚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人才的竞相涌现,全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的主要任务。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要分类型,地方高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既包括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理论家和能够发明创造的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也包括大量具有创新思维、扩散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还包括规模庞大的能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型人才。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我们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能型人才则在积极的政策推动下也取得一定成果。唯独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只有在造就了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才能造就大量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人才金字塔”的定律。
我国新增高等院校全部是地方院校,新增在校生和招生数也几乎全部由地方院校来承担。地方高校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也承担着经济社会转型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主要培养任务。没有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普遍提高,也就不可能有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是接力赛,中学和大学之间要传好接力棒。“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同一场接力赛,中学和大学之间这一棒的衔接非常重要。为在青少年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07年北京市教委酝酿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是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推出的一项特色课程,采取中学与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不急于要求学生取得什么样研究成果,学员和实验室实行双向选择,允许学生不适应研究时可中途退出。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室特有的氛围熏陶,形成持久的科研兴趣。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只有在社会环境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时,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正所谓“为育新才,先培沃土”。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制度环境。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其是否拥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密切相关,而能否为优秀科学家、工程师的不断涌现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则成为一个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即使是大学毕业生,也只是创新人才的“毛坯”,而要真正成长为创新人才,还有赖于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生产和实践环境中去保持创新精神,持续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发挥和积累创造能力,从而锻造成为创新人才。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是一种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的综合体,属于整个社会共同的社会心理特征,甚至内化为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习惯。一个企业、组织乃至一个国家,都应该努力发展并形成创新文化,这是培养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转载自2011年12月10日《中国教育报》